認識米其林

超過一世紀以來,《米其林指南》一直是世界重要的餐飲指南,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國際品牌之一。米其林餐廳評級以及內容,受到業界領導者、精緻餐飲與美食愛好者,以及旅行行家、在地專家以及全球大廚們的關注。

|   米其林評審員的六大核心價值   |

美食潮流、餐飲烹調技術來了又去,然而一個多世紀以來,《米其林指南》堅持最初成立時、促進旅遊、鼓勵外出用餐的使命。長久以來,《米其林指南》堅守六大核心價值,幫助許多美食愛好者作出正確的判斷

1. 匿名:

雖然米其林餐館評審員受僱於《米其林指南》,但他們和一般客人沒有不同,他們到餐廳時完全不公開身份,避免餐廳的特別待遇。

2. 獨立:

米其林評審員是米其林集團的全職員工,也不與其他外部機構連結。他們到餐廳用餐,一定會支付一切餐飲的費用,保持客觀及公正性以及獨立。

3. 專業知識:

米其林評審員大多出自餐飲及飯店領域,有多年工作經驗,是這兩個領域的專才。

4. 可靠性:

指南給予的評價,並非一個人的判斷;評審員會多次造訪,並達成集體共識。

5. 熱忱:

米其林餐館評審員的工作耗費心力、評選制度也很嚴格,這奠基於他們本身對美食有深切的熱忱。大部分的米其林評審員要不是曾在餐旅產業工作多年,要不就是會自己下廚,確保我們的評論都是充滿熱情、公正以及專業地下筆。

6. 品質:

奠基於五大評審標準,任何餐廳只要品質夠好,都有可能被指南評審或推薦。

《米其林指南》獨特的餐館評級制度中,有各種評級與標示,一起來認識他們各代表怎樣的意義。

|   米其林星星餐廳Michelin Star  |

 

米其林星分級介紹(取自米其林指南Taipei官方網站)

《米其林指南》一向只用簡短的兩三行文字發表對餐廳的評價。除此之外,《米其林指南》採用一系列符號作額外補充,當中最耀眼的符號,就是享譽全球的米其林星。

一星餐廳:同類別中出眾的餐廳
二星餐廳:廚藝高明,值得繞道前往
三星餐廳:出類拔萃的料理,值得專程造訪

米其林星分級介紹(取自米其林指南Taipei官方網站)

|   米其林必比登推介餐廳Bib Gourmand   |

 

 

以米其林集團的品牌大使——米其林寶寶「必比登」為名,評選的是物有所值的美食。最初,獲得必比登推介的餐廳會有一個紅色的「R」標誌,代表在這些餐廳能以一定價位以下,吃到優質的三道料理(在臺北與臺中為 1,000 台幣以內、大部分歐洲城市是 €36 歐元以內、美國城市 是 $40 美金以內,香港 $ 400 港幣以內,而東京是 ¥ 5,000 日圓以內)

1997 年,「必比登推介」符號——米其林寶寶必比登舔嘴唇的形象——首次出現在《米其林指南》中。自那時起,「必比登」成為尋找超值餐飲體驗的一盞明燈。
評審員授予餐館星星時,不看餐廳裝潢、餐桌布置,或服務品質,這些餐館的特色,會另外透過交叉的湯匙和叉子符號來表達。
深受評審員喜愛 並且是米其林評審員認為物有所值的餐廳,將是所有被納入必比登推介名單餐廳的一項先決條件。
小吃界的最高殊榮,而台南則是2022年新入選必比登推介家數最多的。

|   米其林入選餐廳Michelin Selected   |

米其林餐盤首次公開於2016年的《法國米其林指南》
意味著新鮮食材、細心準備、美味佳餚,也是代表很不錯的餐廳。
近年已經取消「米其林餐盤 The Plate」 ,而是改以「米其林入選餐廳名單 Selected Michelin Star Restaurants」取代。
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代表該餐廳已達到評審員的標準並已入選在指南中,但可能不符合授 予星級或必比登推介的標準。但這並不代表該餐廳將來不會成為星級餐廳或必比登推介餐廳有時米其林指南人選餐廳會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成為星級或必比登推介。這個評級是取代先前的餐盤推薦。

以上資料參考來自: 米其林指南官網 https://guide.michelin.com/tw/zh_TW